四川兵法律师事务所
兵法律所 |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常见法律问题(上)
来源: | 作者:四川兵法律师事务所 | 发布时间: 2025-01-17 | 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注本号:当事人可以后台留言,咨询法律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订立合同的行为无处不在,违约金责任作为合同中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民事责任形式,对预防相对方违约、保证合同义务履行、减少交易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一系列关于违约金问题,比如,违约金与赔偿损失是否可以同时主张?支付违约金后还要继续履行合同吗?违约金过高是否可以调整?对于合同违约金该如何约定等?

一、违约金的分类



1.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指的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违约的情形和应当支付的违约金数额。当事人一方只要发生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况,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数额向对方支付违约金。通常认为,人民银行关于逾期罚息的规定,即属于法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如果违约金是由当事人依照意思自治原则自行约定的,就是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通常适用于合同之债,生活中大量的违约金表现为约定违约金。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补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

补偿性违约金:目的在于填补守约方损失,遵循填平损失原则,以实际损失的发生为前提。


惩罚性违约金:目的在于督促合同相对方积极履行合同义务,遵循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以实际损失发生为前提。

划重点:

违约金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补偿损失,惩罚违约方只是其辅助功能。当约定违约金数额低于造成的损失额时,违约金表现为补偿性;当约定违约金高于造成的损失时,违约金与损失相等的部分具有补偿性,超过损失的部分,则体现为惩罚性,此时约定的违约金兼具补偿性与惩罚性。



二、违约金如何适用



违约金条款是合同条款的一部分,主合同不成立、未生效、无效或者被撤销,违约金条款不发生效力。


❖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违约金条款已经失效,当事人只能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违约金可以在合同订立时同时约定,也可以在合同成立后另行补充约定。
❖违约金是一种附条件的约定,只有在违约行为发生时才生效,违约行为不发生,违约金约定不生效。

应当注意的是,合同解除后,解除权人有权依据约定的违约金条款请求对方承担违约金责任。


三、违约金责任是否以实际损失为前提




约定违约金的性质是“以补偿性为主,以惩罚性为辅”,违约金责任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前提,但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惩罚性的性质。



四、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可以调整吗?




可以调整,但需结合实际情况,审慎适用。

当合同履行中发生违约行为时,约定的违约金可能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此时会出现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不一致的情形,民法典规定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进行酌增或酌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参考实际损失、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并结合公平及诚实信用原则予以合理调整。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来源:上海一中法院 侵权删







扫码关注我们

*声明:本微信订阅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如需转载原创文章,或因部分转载作品、图片的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通过留言方式联系本订阅号运营者。谢谢!


律所地址:

四川兵法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商鼎国际1号A座1506